小鼠白血病模型构建过程|白血病中常用的小鼠品系
对于白血病的研究,利用实验动物白血病模型进行白血病的病因学、发病学和实验治疗研究是白血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揭示人类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指导临床治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小鼠在生物学、遗传学、造血系统等方面与人类相似,因此是较为理想的动物白血病模型。
白血病中常用的小鼠品系
用于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小鼠可分为近交系和突变系。根据不同类型和目的选择不同的小鼠品系。
小鼠品系 | 特征及适用范围 | |
近交系 | C57BL/6 | 适于构建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 |
L615 | 抗白血病药物的筛选和白血病免疫机制研究 | |
Balb/C | 对射线照射很敏感,常用于诱发型模型 | |
突变系 | Balb/C-nude | 无毛以及缺乏正常胸腺,T细胞缺陷 |
SCID | 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T和B淋巴细胞联合缺陷)是建立(ALL)的有效模型 | |
NOD-SCID | 非肥胖糖尿病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T、B及NK联合缺陷)更易于异种移植成功 | |
NSG | NOD-SCID小鼠模型上导入IL-2受体v链缺失突变,在人类淋巴造血系统移植和功能方面的研究优于NCS验室 |
小鼠白血病模型常用构建方法:
1、异种移植型白血病模型
异种移植模型是最常用的动物模型,通过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及尾静脉注射建立人源化可移植性白血病模型,成功率高,不能自发痊愈,需要借助外界因素,因此该模型在白血病实验研究和抗癌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细胞来源可分为白血病细胞系细胞、患者来源的细胞以及转染的小鼠骨髓细胞。
在接种细胞之前,需要尽可能地破坏小鼠体内残存的免疫力,方法有射线辐射法和药物处理两种。
射线辐射是指用半致死的 γ 射线辐射小鼠,药物处理是指用免疫抑制剂来破坏小鼠的残存免疫力,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等。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小鼠和细胞后,通常的接种方式有皮下接种、眼眶后接种、骨髓接种和尾静脉接种。
2、基因修饰型白血病模型
基因修饰型白血病模型主要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敲除或插入特定基因,从而诱发动物产生白血病。
评价:基因修饰型动物模型成瘤机制清楚、病理表现明确,常用于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但需构建基因工程载体,胚胎培养、显微注射等一系列工作,周期长,花费大,一般根据实验需求构建适合的动物模型。
3、诱发型白血病模型
指通过使用理化和生物因素作用于小鼠而人为造成的白血病疾病模型。小鼠长期接触致癌化学物质(如3-甲基胆蒽)或者接受电离辐射(如γ射线),则会被诱发白血病。
评价:诱发型模型操作简便,基本模拟了肿瘤的发生过程,是一种较好的建立肿瘤模型的方法。但生物学特征不稳定,并且诱导剂对人也有一定的危害,导致该模型较少使用。
参考文献:
[1] Beurlet S et. al. BCL-2 inhibition with ABT-737 prolongs survival in an NRAS/BCL-2 mouse model of AML bytargeting primitive LSK and progenitor cells. Blood. 2013 Oct 17;122(16):2864-76.
[2] Mc Cormack, E., Bruserud, O., & Gjertsen, B. T. Animal models of acute myelogenous leukaemia—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Leukemia, 19, 687-70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