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中心 > 技术资源 > 生物通 > 小鼠小肠炎模型图片|炎症性肠病(IBD)模型

小鼠小肠炎模型图片|炎症性肠病(IBD)模型

2024-07-3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疾病。克罗恩病 (CD) 和溃疡性结肠炎 (UC) 是 IBD 的两种亚型。为了研究相对应的治疗药物,迄今为止科学研究者已经开发出60多种动物模型,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为使用化学诱导。

一、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造模方式:使用C57BL/6JGpt  5-6w 雄鼠,通过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 DSS)饮水诱导造模,并进行体内药效验证。

诱导原理:DSS是带负电荷的硫酸化多糖,能够破坏肠道上皮细胞,导致非特异性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结肠炎症。

数据展示:


图片7.png

与G2造模组相比,G3组通过给予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治疗后,体重下降缓解,DAI评分显著降低。


图片8.png

与G1对照组相比,G2组经Cyclosporine A治疗后,HE病理评分明显降低,结肠粘膜上皮脱落、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症状缓解。


二、DNBS诱导小鼠克罗恩病模型

造模方式:使用BALB/cJGpt 7-8周龄 雄鼠造模,造模方式为采用2,4,-二硝基苯磺酸(DNBS)与乙醇混合物灌肠方式诱导造模,并进行体内药效验证。

诱导原理:DNBS是半抗原,本身不具有抗原性,使用适当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媒可以破坏肠道黏膜,促进DNBS与小鼠肠道表面宿主蛋白结合,引起免疫反应。

数据展示:


图片9.png

使用不同浓度乙醇及不同剂量DNBS诱导克罗恩病,与G1组相比,模型组DAI评分显著升高,结肠长度变短。


G2组经5-氨基水杨酸治疗后,HE病理评分显著降低,结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与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症状有所缓解。

相关阅读推荐:

炎症性肠病IBD研究模型:溃疡性结肠炎首 个靶向IL-23p19生物制剂获批

小鼠肠内营养模型构建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UC)模型的造模方法与步骤